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论制兵之道疏 北宋 · 吕陶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九九、《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二一、《宋代蜀文辑存》卷一六
君子小人之不同类,而势各有胜,此天下之情可见,而治乱之所由生也。
人之乐从其类者,善恶皆然耳。
其类相从则其势必胜,在君子则为治,于小人则为乱,此物理之常也。
有天下者莫不恶乱而好治,然则小人固不可使之势胜矣。
其势茍胜,则推类而从,而天下祸乱之本遂萌而不可遏。
盍预虑先计,以杜其变乎?
兵者,聚天下之小人而授以不仁之器,责以杀戮之事也。
制御之道一失,则资不仁之心而倡杀戮之祸,况助其将胜之渐,而开其相从之端哉?
昔唐之中世,兵纪坏败而方镇多变者,盖小人势胜而推类以从之故也。
帐下之兵小有拳勇,则任为爪牙而亲信,积日累劳,至于裨将,乃为三军之所属目。
一旦威不能惧,恩不能悦,攘臂大呼,起为乱首,杀监军,迁主师,而数万之众甘心以归焉,不然,则其军自叛而求以为长,朝廷亦因而锡之爵命。
岂其人素有忠义智信,足以感服三军之士邪?
盖众人之心以为吾类之可从而遂推之也,虽朝廷亦不得已而与之矣。
夫素无忠义智信之人而为三军所属目,则安能禁其籍而生变哉?
此助其胜而开其从之敝耳。
梁崇义者,羽林之射生也,来填既诛,戍卒倚以为将,连接群盗,拥众二万,而有襄汉七州之地。
田承嗣者,卢龙之裨校也,为仆固怀恩之援,刺史魏州而迁节度,阴图自固,得众十万,而致魏卫数世之患。
王智兴者,李洧之衙卒者也,以军抗纳,乃为徐将逐崔群而处其位也。
朱克融者,刘总军校也,在镇日久,内张洪靖而统其务也。
昭义之裴志清河阳之王惟恭泾州田希鉴,魏博之田兴镇州王廷凑汴州之李㝏,幽州之陈行泰,皆以牙将夺帅而授节,岂非拔卒之易而导兵之叛乎?
天下方患兵之骄而无术以制,则固宜稍抑其势矣。
自西鄙用师,甘陵平乱,南寇继起,军校以矢石之劳而进擢者凡几人也;
三岁递迁卫禁之长,以罢权而陟高位也;
便殿阅武,取其匹勇而处以右列也。
此三者,欲以劝励军功,而不知久之将弊矣。
何者?
不究其智识谋虑之何若,而骤赏之滥也。
虽忠纯厚重间有其人,而凶暴愚闇多以幸得也。
朝为隶夫,暮享贵爵,则固未能革其素行矣。
而乃假之兵柄,委以捍边,其甚者副一道之经制,又其甚者帅禁旅而为天子之卫,殊可骇也。
今之所谓防团刺史者,布列要郡矣。
臣恐十数年之后,补擢愈众,在在处处,皆分任之,而天下之兵权多其手足,以动其徒类之心而重劳国虑也。
至和之末都邑大水,万众詾詾,公卿相视而失色者,其故何哉?
太宗皇帝深明兵旅之事而通其情,故阅择军校,参验勋绩,先循谨而后武健,尝谓:「不更事任而能蹻捷者,未可以为帅领。
虽有一夫之勇,亦何足用」?
至于章圣,则又能观其词气,而知其志操品第所长而试之边寄,其于名器事权,岂辄付之哉?
由是而言,则慎功赏、精补擢者,亦今日制兵之急务也。
义阳王李公德政碑记 唐 · 董晋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四十六
唐之元臣曰义阳郡抱真
字太元
开府仪同三司凉州都督河兰鄯廓瓜沙甘肃九州大总管申国公修仁之元孙。
开府仪同三司左武卫大将军永之曾孙。
兵部尚书怀恪之孙。
赠太子太保齐管之子。
蓄河岳之秀。
丛祖考之庆。
克生鸿才。
以左元后。
殊勋茂绩。
可得而称也。
体仁执中。
抱素专直。
威厉霜雪。
气凌云霓。
沉毅足以建功。
宽裕足以安众
召公相武之智。
申伯翊宣之筹。
尚父六韬之奇。
夷吾九合之业。
未及弱冠。
公皆达之。
果为从父兄故相国抱玉所重。
期以远大。
荐于肃宗
汾州别驾
仆固怀恩之平史盗也。
伐虔刘之功。
恣暴虐之性。
不率朝典。
潜怀异图。
公发冲危冠。
愤激忠节。
间道诣阙。
溃其奸谋。
而渠魁疾颠。
汾浒底定。
代宗嘉之。
殿中少监
永泰初又兼御史中丞
充陈郑怀泽潞等五州节度留后
恩光荐及。
辉耀当时。
谦不奉诏。
累有陈说。
上大器之。
泽州刺史侍御史
节度副使巡内五州都团练使
泽人忻忻。
如戴父母。
公虔奉圣旨。
耑精吏职。
一年而流民复田壤辟。
二年而军给人阜。
风俗淳乂。
时属散卒聚钟鼓山
肆其猖狂。
逞其驱劫。
议者请兵逐之。
公谓之曰。
夫人禀元和以生。
奉五常以立。
无不思顺
无不惧逆。
理乱之道。
实由于政。
政和则礼让兴。
仁义著。
政否则刑罚滋。
盗贼起。
使其叛乱。
是德之不修也。
姑务自咎。
岂可加兵。
以祸福之门。
引以开泰之路。
投戈箙矢。
尘簸岩荡。
抚劳加等。
仁风载扬。
遂迁怀州刺史
泽人去思之愤。
凝为愁云。
怀人来苏之庆。
霈若霖雨。
为政未几。
怀亦如泽焉。
天子宠文公之能。
龚遂之美。
节度使司徒公备戎于西。
乃授检校秘书监侍御史权知行军司马
充泽潞节度支度田观察处置使留后
仍知潞州大都督府事。
公以殊恩寄任。
留务浩穰。
徘徊化源。
独与心计。
乃约故实。
财成庶政。
禁暴以安物。
薄赋以养农。
省徭以息孤茕。
均调以资士卒。
孝弟闻于乡党。
学校兴于里闾。
刑戮废于戎行。
鞭扑弛于官署。
阖境之内。
不日而教化焉。
建中元年特授节制。
廉察本道兼领潞州大都督府长史
练勤王之师。
修守土之备。
内劝耕食。
外扬威武
布大君之诚以睦藩镇。
导圣朝之化以释危疑。
由是上泽德以下流。
下情得以上达。
君臣无间。
臻于太和。
公之力也。
属军戎之后。
虫旱为灾。
公请罪神祗。
忧见于色。
精感而飞蝗越境。
诚恳而霖雨应期。
稼穑获全。
异于他郡。
古之循吏。
何以加焉。
公前后历官一十八政。
再为御史中丞尚书常侍
三领郡守
一登亚相
两践端揆
封义阳郡王
食实封六百户
命为承弼。
同平章事
平水土
兼领司空
量宏而深。
智达而朗。
常执谦而惊宠。
不求援以取贵。
起题舆。
登补衮。
简自皇极。
郁为元臣。
非德及苍生
忠贯白日。
则何以臻此。
潞之缁黄耆艾。
诣阙陈情。
愿勒贞石。
帝嘉乃诚。
门下侍郎平章事董晋撰文
以昭其功。
铭曰。
皇矣上帝。
降祚有唐。
蕴粹孕灵。
克生义阳
明明天子。
贤能是奖。
乃命义阳
镇于上党
烈烈义阳
惟国之桢。
屹若崇山
隐如长城。
用极于正。
性根于忠。
英风外驰。
明谟内融。
王度克遵。
惠此罢人。
以德代刑。
散浇为淳。
军以威凶。
雄以定慑。
恢振皇纲。
辅弼天业。
帝曰抱真
允文允武。
俾登鼎铉。
锡之茅土。
名高方召。
道冠申甫
刊石纪功。
用驾终古。
田希鉴献状 唐 · 李晟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四十三
田希鉴悖逆成性。怙乱作奸。
顷因凶徒。遂搆邪计。
昨者蕃众效义。左右官军。
冯河祇供。将期收复。
泾原恶党。丑正害贤。
陷翻军城。残贼忠义。
明班奔窜。才得全生。
河清忠勤。终见肆毒。
职繇希鉴扇动。逆类猖狂。
负国家之深恩。受朱泚之节制。
包藏狡逆。莫甚于斯。
臣昨者巡边。将欲安抚。
希鉴潜勒步骑。或在要冲。
名为迎臣。实欲拒捍。
臣先令精锐。以夺其势。
次遣宣谕。以慰其心。
虽云鸱张。未暇设施。
迹其前后。实不可容。
男𦹛等罪恶既同。谨并按军令讫。
臣幸当重寄。累受宠荣。
除恶之义。思去本根。
报国之诚。敢诛无礼。
况俯临边境。须用忠良。
若容此人。无以惩革。
唐旧书杂论三 其八 李晟将诛李楚琳 北宋 · 晁补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三六
李晟收复京师,仍充凤翔泾原节度使
初帝在奉天,凤翔军乱,杀其帅张镒,立小将李楚琳
至是在朝,请以楚琳俱往凤翔,将诛之。
上以初复京师,方安反侧,不许。
右《李传》。
德宗时,朝廷益弱,藩镇益彊。
四方圜起而僭叛,而忠义威略,足以走李怀光,剪朱泚,而复京师
其领凤翔而请楚琳以往,盖因欲以申朝廷之典宪,而詟叛军乱将,使知悔罪而效顺,为计甚远,且不可失之会也。
德宗昏怯,流离之馀,不复图远,使之无辜,竟莫伸洗,楚琳奴隶,得以次且。
呜呼,惜哉!
以谓「初复京师,务安反侧」,则前此泾州亦杀其帅冯河清而立田希鉴至凤翔,首诛希鉴,而戮害河清者三十人,而泾人益靖,不敢思乱,何独楚琳之虑耶?